第04版:消息

东南大学教授:对于短距离出行,应倡导自行车为主体的交通方式

2023-07-11 14:24:39 来源:互联网

 

在我国快速城镇化和快速机动化的双重压力下,城市空间与交通供需平衡的冲突尤为强烈,城市布局与交通协调发展更为重要。如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引导城市交通结构优化呢?今天请看看东南大学土木建筑交通学部主任、教授王炜的观点。

针对中小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偏高、整体城市空间结构松散的现状,应加强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,从节约资源、优化环境、城乡统筹的角度出发,建设紧凑型城市,不断提高中小城市集约程度,从而有效缩短交通距离,降低人们对小汽车的需求,交通出行结构应采取慢行交通主导的模式。具体建议如下:

大力发展慢行交通

对于短距离出行,应倡导自行车为主体的交通方式,构建完善的慢行交通网络,并建设专有的慢行车道,供居民骑车或步行出行。对于中长距离的出行,应建设慢行岛,岛内与低等级断头路相连接,通过快速路、主次干道上的人行设施以及少量与主要道路平行的非机动车专用道,为短距离出行、与公共交通的接驳出行提供相对独立与安全的慢行出行道路空间,从而促进慢行交通的发展。

逐步推动公共自行车等共享交通的发展

公共自行车不仅包含私人自行车的优点,还具有借还车灵活、使用方便的特点。利用公共自行车,可以更好地完成与公共交通的接驳,解决居民出行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,缓解交通拥挤,实现资源共享,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。

倡导公交优先,建立高效、便捷的公共交通出行体系

中小城市人们的出行距离较短(通常在8公里以内)且耗时较少,应倡导“公共交通+慢行交通”为主体的交通方式。因此,中小城市应进一步落实“公交优先”的发展策略,提高对公共交通的政策扶持力度,并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和信息化水平,建立先进的智能公交系统,从而创造良好的公共交通出行环境,提高公共交通的竞争力。

制定长远的交通建设发展战略

中小城市在进行交通规划时,不能一味地通过建设道路来满足不断上升的交通需求,要制定长远的城市交通建设发展战略,通过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,坚持以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,尽可能地降低小汽车的出行,从而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。